内蒙古乌拉特中旗总人口141214人,常住人口为10.75万人,城镇人口34525人,乡村人口106689人,汉族人口111835人,蒙古族人口28120人,回族人口794人,其他民族人口465人。30岁以上人口约8万人,65岁及以上人口1.76万人。据国家卫健委统计数据2019 年我国慢病患病率23%测算,慢病人数约2万人。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中,75.8%的人至少被一种慢病困扰,且一人身患多种慢病的情况普遍存在。加强慢病管理,不断强化慢病管理的科学性、系统性、普及性,有利于个人生活品质提升,有利于家庭幸福和睦,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。
乌拉特中旗2020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特殊门诊慢性病审核通过5781人,待遇享受3462人16406人次,医保支付210.19万元;“两病”(高血压、糖尿病)审核通过4060人,待遇享受1528人4703人次,医保支付10.56万元。职工医疗保险慢性病审核通过1943人,待遇享受1761人31696人次,医保支付512.68万元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情况为门诊慢性病66人532人次,医保支付5.89万元;门诊“两病”147人448人次,医保支付8223.63元。
2023年,在内蒙古高血压研究所的支持下,乌拉特中旗启动三高共管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,首批通过筛查入组管理患者500人,每人一台智能家庭血压计,探索主动健康监测服务。项目以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为牵头单位,依托万众益心互联网医院,合作共建线上慢病数据监测预警中心,线下慢病服务中心与线上特殊病例会诊专区,共同为慢病患者提供线上+线下、院内+院外相结合的一体化、全流程服务。
项目负责人、来自内蒙古高血压研究所的岳教授表示,很多慢病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差,没有进行规范治疗,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,甚至出现难以挽回的并发症,我们建立这个健康档案和体征数据监测预警,对患者进行有计划、有跟踪的回访,对症下药,这样长期下来,患者病情都会有所改善,能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。
牵头医院——乌拉特中旗人民医院牵头组建县-乡-村三级家庭医师团队,通过下乡巡诊、体检、门诊等渠道对慢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及规范化诊查,与患者建立长期、固定关系,患者通过家庭医生能更便捷地得到县医院的服务。对慢病患者进行风险分类管理,对指标异常者申请专科协同管理,病情复杂危重者通过绿色通道上转,病情稳定者下转回家庭医生团队,进一步规范了上下转诊流程。
自项目开展以来,慢病患者住院频次明显下降,通过规范服药,健康宣教,群众自我防控意识明显提高。通过药品定制服务,项目会为慢病患者及时配送药品,目前入组管理的慢病管理达标率已经从52%提升至84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