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进入万众益心(北京)健康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官网!
正文内容

政府/卫健:区域慢病综合防控解决方案

为政府、卫健、企业、医联体、医共体等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,通过“三高共管”项目助力政府“智慧医疗、健康中国”建设和企业健康管理能力.

慢病防控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

(1)慢病发病人数持续升高,慢病引发的心脑血管并发症和终点事件不断上升。
数据显示,全国5~6*亿慢病患者(高血压患者约2.7亿,糖尿病患者约1.5亿),我国高血压达发病里大于23.8%,达标率仅为15.3% ,合并心脑肾疾病的比例高达50% , 1/3的心血管死亡可归因于高血压。高血压不仅会带来头痛、头晕、耳鸣等症状,更严重的是对心、脑、肾以及全身血管的损害,进而增加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,慢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比例88.5%。
(2)医保兜底保障能力有限。
慢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70%,医保政策调整后,脱贫人口不再享受基本医疗保险、大病保险、医疗救助等倾斜特惠支持政策,住院综合报销比例从87%下降到70%左右,个人还需自负医疗总费用的30%左右,部分患大病的需长期治疗的低收入脱贫户家庭负担有所加重。
(3)部门数据平台不能及时共享。院内院外各管一滩,慢病防控数据和药物干预效果难以监控、可视化,不能很好的帮助医疗卫生部门做决策。
(4)基层重大疾病救治水平不高。可能因病返贫致贫的疾病多为需长期治疗、费用较高的重病大病,这类疾病在基层医院往往得不到较好的治疗,选择到省级以上的医院接受高水平的治疗,效果虽然好,但经济负担也会加重。

我们的解决方案

三高共管综合防控示范区试点建设项目(简称“三高共管项目”),源自国家心血管中心的STEP项目(中国老年高血压靶向研究),通过有效管理后,血压达标获益超过90%。项目是一套整合物联网智能设备、大数据中心、AI人工智能诊断和监测预警、慢病管理平台和互联网医院于一体的以高血压为代表的大数据+慢病群防群治的管理模式与方法。为了更好的将“STEP”的经验与方法得以继承和优化,“三高共管项目”充分发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优势,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做深做实,促进慢性病防治智慧化发展,从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和健康数字化产业发展。

项目特色

1、院内院外、全程管理、业务闭环:

慢病智能管理平台打通院内院外、线上线下,实现慢病全程管理闭环,实现慢病管理流程标准化。
2、多级医院协作、网格化管理、个性化方案:
基于多终端的健康医疗数据采集,精确掌握每个患者的不同健康情况,按每个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、精细化的慢病健康管理方案。真正为患者实现智能化、个性化和精细化服务。
3、移动互联+物联网+大数据+AI人工智能:
通过移动终端,患者可将院外数据通过互联网实时反馈,异常情况双向提醒。同时支持患者远程问诊,帮助患者居家自我管理,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。

项目内容

1、为示范区建立医学专家组和工作组,实现多级协作网格化管理
发挥政府主导,卫健监督作用,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,将慢性病防控纳入政府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;明确部门职责,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;建立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督导制度,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。“三高共管”医防融合试点县市区建设,以高血压单病种为切入点,重构慢性病健康管理新流程,探索集预防、筛查、诊断、治疗、转诊、随访、自我管理于一体的全流程服务,深入推进“三高”慢性病医防融合健康管理新模式,并成功创建国家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。
 
2、将“三高”慢病人群进行签约管理,实现大病防控关口前移
对于有高血压、糖尿病、结核病等慢病的患者及时进行签约服务,由基层的医生开展健康教育、指导用药。对于患了胃癌、肺癌、儿童先心病等大病的患者,及时落实专项救治措施。与此同时,配合民政、医保等部门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和社会救助、慈善帮扶等措施,让因为患病而产生返贫或者致贫风险的群众能够得到及时救助。
 
3、建立区域“三高”慢病大数据中心,实现监测预警和效果可追踪化
借助物联网、互联网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信息技术,搭建辖区专属慢病管理系统,实现辖区内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血压、血糖数据的互联互通,实践“专家指导、精准帮扶、基础管理、居民自防、数字赋能”的慢病管理新理念,致力于实现5%的管理工作由临床医学专家完成,15%的管理工作由随访医生、平台咨询医生、健康管理师和医助完成;剩余80%的管理工作由人工智能系统完成。依托物联网智能设备+互联网医院+AI人工智能,将以高血压、糖尿病、脑卒中、冠心病等重大慢性病为切入点,推进高血压数字化管理平台3.0版数据的互联共享,开展多维度危险因素筛选及风险评估体系构建,构建慢病风险评估的人工智能模型,实时风险评价管理,实现在管慢病患者实时风险评价管理、分级分类管理全覆盖。在系统内基本实现居民健康档案联通,健康档案动态更新;系统外,基本实现与卫生机构、疾病控制、统计直报等条线业务系统联通,避免数据重复采集,线上为居民提供健康咨询、慢病随访、复诊续方、专家会诊、重疾转诊等服务。
 
3、为复杂病例打造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,患者享受VIP就医服务
以乡镇卫生院、村医诊室、卫生服务中心为代表的基层门诊部与省市三级医院联手,积极推行改善医疗服务的系列举措,通过双向转诊方便居民就医,让居民们不出社区也能看上大专家,为患者构建了舒适便利的就医环境,提供了更好的诊疗服务,让百姓在社区的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 
4、强化基层医生培训, 共同提高慢病防控技能水平
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等知名医院专家,从远程查房、带教、病例解析、咨询义诊等方式,制订统一的慢病诊治和健康管理教材,发挥县域公立医院牵头引领作用,实行专科人才“传帮带”计划。依托县域医共体,开展全省基层医务人员《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指南》和《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指南》在线培训和考试,达到应培尽培、应考尽考。
 
5、广泛开展主题宣传活动,积极创作健康科普材料
努力拓展健康教育形式,线上线下全方位推进健康科普行动。联合权威医疗卫生机构,高质量开展卫生健康主题日宣传活动。常态开展健康知识进基层进家庭。邀请权威专家作客健康大讲堂,在线直播健康教育等。

项目目标

1、入组管理500-3000名高血压患者,人均1台智能传输的家庭血压计,通过医生团队管理后,较《基线数据》关键指标提升10%以上,血压达标率≥65%,心脑血管重大疾病和终点事件≤1%;
2、通过医生培训和管理模式输出,帮助基层医生掌握慢病防控方法,建立标准化的诊疗路径;
3、通过慢病防控,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和重大疾病发生率,降低医保支出,为医保控费节省超200万以上,促进“因病返贫”的发生,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获得感。
4、借助三高共管项目试点建设,完善覆盖全区域的慢病防控网络,建成区域慢病数据中心,为慢病防控决策提供依据,数据可视化、效果可追踪化。

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

对于患者: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,包括每人发放1台智能可传输家庭血压计和1年的专属医生团队慢病管理服务。
对于医生:既通过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获得医疗水平的提升,又通过物联网设备和互联网平台工具赋能方式管理患者,可以提高患者的医丛性,医生第一时间知晓患者的血压数据,如果出现血压不达标,还会有系统的预警提醒,然后我们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用药方案和生活方式调整建议。
对于医疗卫生机构:完善区域信息平台,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、信息共享。采用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构建医防融合的信息化支撑体系,促进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,开展院内到院外直至居家的延展性物联网健康监测,实现慢病监测关口前移,助力打造集预防、治疗、康复和健康管理为一体的整合型服务体系。实现一网统一管理,采集监测院外管理和家庭管理数据为全病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。
对于政府/卫健/疾控:有助于提高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水平,进而减低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病所造成的巨大经济、健康和生命损失,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,有助于建立建成基层慢病慢病防控网络,数据可追踪化,主动掌握患者的真实健康基线数据和治疗数据,有助于我们科研和慢病防控,实现慢病防控的关口前移,降低心脑血管重大疾病的发生率,降低医保支出实现医保控费,预计节省医保支出上千万元。
对于出资帮扶企业:让对口帮扶赋予更生动的内容,通过“可视化数据大屏”实时掌握帮扶地区的“三高慢病”大数据,杜绝脱贫户“因病返贫”的发生。

项目实施步骤

发布时间:2024-05-11 17:13:56标签: